相信每一个热爱汽车的朋友,都幻想过与世界各大顶尖车手同场较量。但是你可曾想过,我们普通人与职业选手的差距,可能就和国足与巴西球员之间的停球距离一样,这个鸿沟真的很难跨越。
我们来说说想成为职业赛车手到底有多难?!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不要用你们的业余爱好挑战别人吃饭的本事。”
作为一项竞技体育项目,赛车对车手的身体素质和竞技水平也提出了极高要求,在没比赛的日子里,车手也都会进行大量的训练去维持自己的竞技状态。那么,车手平时都会进行哪些训练?职业车手要掌握什么技能?今天我们找来了CTCC的资深车手,一起聊了聊车手背后的那些事。
严苛的身体素质
在普通人眼中,赛车不过就是转转方向盘,踩踩油门刹车。事实上,赛车对车手有苛刻的体能要求。
在赛车比赛里,车手在连续的加速、刹车、过弯等一系列动作中要承受来自各方向的G值,像上海国际赛车场的大直道末端车手急刹车时承受的G值接近3G。光是对抗G值就大量消耗车手的体力。
不仅如此,赛车手穿上赛车服在无空调的赛车内,体感温度一般在50多度左右,到了最炎热的夏季,甚至达到六七十度。赛车手在比赛过程中大量脱水,一场比赛下来体重至少相差两公斤,在闷热潮湿的地区甚至会脱水6公斤之多。这种体能消耗程度恐是普通玩家难以忍受的。
此外,车手在比赛中要全程保持注意力集中,完成操控赛车、防守和进攻等动作。只有具备强健的体魄和强大的心理素质才可以参与赛车运动。
因此,体能训练是车手主要的训练内容之一。CTCC冠军车手何晓乐的日常训练内容就是跑车和骑自行车,在休赛期也通过跑步和常规的健身房力量训练保持竞技状态。
TCR Asia年度车手冠军朱戴维为自己制定了科学的健身计划:“我日常会在健身房保证1小时以上有氧运动以及1-2小时无氧运动。相比房车赛事,参加方程式赛事的体能要求会更高,所以我还会每天额外进行两小时有氧运动及两小时以全身肌肉训练为主的无氧运动。”
TCR China大师杯年度冠军刘子辰在日常体能训练方面也颇有心得:“我把日常的训练内容分为三部分:爆发力、力量、有氧。爆发力方面主要以折返跑为主,提高神经募集能力,可以让我在极限状态下更好的掌控赛车。力量方面则是以自重和高容量训练为主,比如引体和臂屈伸。不使用大重量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受伤从而影响备赛。而对我而言,最合适的有氧训练莫过于跳绳和室外骑行了。跳绳和骑行都可以有效提高心肺功能,同时有利于发展后侧链肌群(核心肌群)。而核心肌群在比赛时对于稳定车手躯干,对抗G力起到关键性作用。
在没比赛的日子里,我会隔天进行一次一个半小时左右的训练,训练时尽可能将心率维持在高于场上比赛心率10%的区间,以便更从容的应对赛事周高强度的体能消耗。”
上赛季惊艳亮相的小将张鸿宇不但有日常的体能训练,更会抓住休赛期提升自我:“拿这个冬休期举例,这是一个提升理论知识和身体条件的良好窗口。在保证学业的情况下,我需要一周进行5次,每次两小时的力量和耐力训练。”
车感是靠练出来的
身体素质是车手的基础保障,而车技则是车手“技能树”的另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决定了他们能走多远的决定因素。赛车需要天赋,但更需要通过刻苦练习持续完善和提升。卡丁车和模拟器似乎是当今车手训练最主要的两种方式。
放眼全球赛车界,欧洲车手一般在4-5岁就开始练习卡丁车了,10-12岁能拿到全国卡丁车冠军。正可谓车感是需要从小培养的。朱戴维就肯定了卡丁车在他职业生涯发展道路上的极大作用:“房车和方程式赛车的训练条件有限,所以我一般都是靠卡丁车保持驾驶水平和竞技状态。卡丁车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可以有效保障自己跟车的协调性,车的反馈有效传达到身体,保证自己的驾驶水平。”
TCR China大师杯年度季军林城华同样选择卡丁车作为他平日训练的主要内容:“我的训练内容会比较侧重基本功,大部分都是卡丁车和基本体能训练。在没有比赛的日子里我会进行非常多的卡丁车练习,这样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车感,还能维持甚至提升体能。”
而在当前模拟赛车电竞化的大潮下,模拟器也成为了很多车手和车队进行训练的重要途径。
来自GYT Racing的年轻小将张鸿宇就是其中之一:“我平时会通过模拟器训练保持车感,也有日常的身体锻炼。除了驾驶和体能,我还需要学习赛车机械方面的理论知识去适应以及利用在新出现的技术。在没比赛的时候,我除了坚持身体的锻炼外,我每周还会分配两个小时进行模拟器和理论方面的学习。这些练习可以让我很好地保持并提升竞技状态。”
刘子辰同样也是模拟器爱好者之一:“我会在开赛前一个月开始用模拟器跑圈,争取能在赛事周第一次pit exit时就快速进入竞技状态。模拟器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帮助自己了解赛道的方式。”
除此之外,来自326 Racing Team的朱升栋和Z.SPEED Community车队的姜南则是同时进行卡丁车和模拟器练习的代表。
想做车手 还得学会赚钱
相比一般的大众化运动,还有一个决定着赛车入门门槛的重要因素,那就是参赛成本。纵横赛场多年的何晓乐就直言,想做车手,还得学会赚钱。
从小开始学习赛车,并不是一般家庭能够负担起的!就以第一位进入F1的中国车手周冠宇为例,支撑他一路前进的父亲本就是国内的超级富豪,甚至还在周冠宇童年的时候专门为儿子修建了一个卡丁车赛道。有报道一路走来培养周冠宇成为职业赛车手,他父亲的总花费已经超过了1亿!
同样的,F1著名车手汉密尔顿也曾介绍说,自己当年在低级别赛事进行比赛时,需要靠自己每年价值不菲的赞助费,支撑着他完成那几年低级别的赛事。
虽不如F1这样极端,但以房车和GT这种受众面更大的赛车品类来说,每年小则几十万,大则几百万的费用还是再所难免的。想想如果换做是普通家庭的人,没有庞大的资产作为后盾,像职业赛车这样的比赛,最好就坐在电视机前面看看得了。
赛车要用心 更要用脑
除了驾驶技术,职业车手还需要具备一些最基本的本能,请注意,这里说的是本能,它包括:比赛阅读能力、冷静、勇气与专注等等,这几点就是阻隔普通车手成为顶尖车手最大的障碍。
对职业车手来说,开车不仅是“起步-加速-转向-刹车”这么简单,他更需要考虑在做每一个动作后,会让赛车产生怎样的变化,而且在做完一个动作后,下一个动作的最佳衔接点在哪里,这些都是需要车手的大脑飞快运转。赛车场上瞬息万变,这不仅需要熟能生巧,更需要职业车手在千钧一发之际做到心如平静,毫无杂念。
林城华、姜南和刘子辰都向我们提到,车手需要有很快的反应速度。“车手要有阅读比赛的能力,并学会在比赛中随机应变,将优势维持住或者将劣势扭转。而这留给你的思考判断时间可能只有零点几秒。而这一切的前提都是,你需要足够冷静。”
车手通常还要具备丰富的汽车知识和强大的心态。朱升栋就认为,车手应该有感知车身动态和分析软件数据的能力。
同样地,朱戴维也向我们谈到了他自己眼中车手所需要具备的素养:“驾驶技能毋庸置疑是车手最重要的技能,比赛成绩和这个是直接挂钩的。其次是心理承压能力,在比赛时主观夺得判断会直接导致比赛的不同结果,因为比赛时压力是很大的,冷静地在零点零几秒内做出正确的判断也是车手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还有就是时间管理技能,有效的作息和时间安排不光对车手,乃至对运动员而言也是基础必备技能之一。”
刘子辰表示:“车手还需要对自己驾驶的赛车能有深度的认知,能够快速适应各种调校变化和赛道路面变化。车手还要能在赛前以最佳的竞技状态迎接比赛,赛后和车队沟通进行复盘和总结。我们需要深入研究一些未能做到位的细节并加以优化,争取在下一场比赛中更进一步。”
从车手们的分享中,我们可以看出车手不仅要身体棒、车技好,还要具备渊博的理论知识、强大的心态,有时还需要“钞能力”。能成为车手的,都是综合技能拔尖的优秀人才。梦想走进现实的故事之所以感人是因为它毕竟还只是少数。业余与职业之间始终存在着一个非常大的障碍,而专业与职业之间同样还还隔着一条海峡。
你距离职业赛车最近的一次?
不过对于广大赛车爱好者来说,CTCC在近些年着重打造的黄金联赛模式就给到了很多赛车爱好者一个触及梦想的机会。赛事体系的更新,使得赛事周末的丰富性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同时也降低了各级别赛事原有的办赛成本,提高了办赛效能。2024赛季,黄金联赛还将迎来进一步扩军,参赛车型也有了更为细致的组别划分,涵盖TCR、GT、改装房车等多种车型类别,兼顾短程冲刺与中长程耐力赛事。阶梯式的赛事层级,为车手的职业生涯规划了一条完备的晋升道路,以谋求更高层次的发展。下到赛车爱好者,上至冠军车手都能在CTCC黄金联赛中一展拳脚,多维度促进中国赛车、中国汽车工业的交流和进步。这也正是CTCC坚持黄金联赛这一价值理念的核心价值所在。CTCC已不再只是职业车手展开巅峰对决的舞台,同样也是培养赛车新星和学习晋升的平台。
目前各组别的报名工作正在持续进行中。或许这也是你和职业赛车距离最近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