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专业车志微博
关注玩车刚哥抖音号
关注视频号
 首页 > 中国赛事 > 正文
千山万水,千头万绪 Thoughts In Mind
作者:植仲颜   摄影:   来源:   发布日期:2016-04-06   点击数:17983
笔者有个习惯,小事爱忧愁,大事爱总结。今年和家人总结工作情况的时候,兄长发表了一个高论:“你们公司都创业了5年了,已经有了一定的行业地位。可是居然还在挣着辛苦钱。你看看深圳的其他创业公司,拥有着行业内很好的平台与资源的,哪个公司不是颠覆性地增长的?” 的确,有太多这样的案例,产品还没有量产,就已经一轮二轮融资,烧钱也不怕,先抢占用户,先霸占山头。他的这个心态说出了如今深圳、或者中国赛车、甚至整个中国社会的现状:急于成功。
 
于是,我这么回应兄长:“中国赛车行业太专业太小众了,不是三大球,压根没有群众基础,只能慢慢来。”接下来更是劈头盖脑的反驳:“你这么想,和那些一有什么问题探讨就怪体制、怪中国人多这样的笼统借口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你们老是折腾着要怎么把赛车普及大众?你能够把赛车普及到中国的有钱人、中产阶层都已经很不错了!我以前不懂你什么赛车,但自从我买了车后,我都想在街上飙一把!我都想去赛车了。”
 
不论这次讨论有没有实际性的结果,但这个总结真是让人豁然开朗:为什么我们要把目标一下子就定在普及大众?先努力普及中产和有钱人阶层,不是一个更可期更可行的中期目标吗?有了这个方向,我们又有了坚定做专业赛车杂志的理论支撑。如今,传统媒体倒闭的声音不绝于耳,不少朋友、圈内人士、甲方都建议我们,要往自媒体、移动端处想办法。导致现在出现了人人都有自媒体,个个都做公众号的景象。经过发展一两年繁荣发展后的观察,这些赛车自媒体都拥有一个致命伤:没有内容支撑,也没有足够的人才生产内容。
 
茫茫红海,何处是彼岸?
 
所以,我们要通过杂志平台展现我们的核心价值——赛车内容的生产者。内容为王,这就好比音乐、电影,如今唱片业已经江河落日了,但是越来越多人愿意掏钱去听演唱会,越来越多人愿意到电影院进行娱乐消费。不论怎样的形式展现,内容始终是核心的价值追求。平面出品也不是没有人注重的,像我们接触到的韩国车企现代、起亚,日本车企本田、丰田、斯巴鲁等等,他们都非常重视平面的出品和内容。他们、他们的车主和我们一样,喜欢传承传统的东方文化。
 
写到这里,像是一篇没有思维与主题的乱窜,但也许在我的千丝万缕的思绪中已经找到了来年的方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