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我在机场偶遇“旋风车手”谭卓勇,他滔滔不绝地说了不少录制节目的故事。“最郁闷的就是主持人介绍我和另外一个车手的开场白。另外一位车手是短道赛年度冠军,我是拉力赛张掖站的冠军。他们不知道这两个冠军的含金量级别不一样,现场就不少人吐槽说我分站冠军一边去吧,人家可是年度冠军。”接着就是谭氏模式的总结:“我跑了那么多年拉力赛,拿过冠军,微博粉丝不见增长几个。参加了《旋风车手》,就增长了几万粉丝。专业赛事还是要想办法走向大众啊!”
然后,我就想到不少赛车人士近一年来不断提出的新传播思维:赛车必须娱乐化!紧跟这个思路,中国赛车倒是出了不少娱乐产品。除了赛车人参与的电视节目《旋风车手》外,不少媒体、自媒体平台,也开始走“娱乐化之路”。有车手参与赛事直播主持的,有拍网络电视节目的,有侃大山玩低俗的,有大玩标题党诸如“连老舒都要惊醒了”之类的。的确让人耳目一新,轻轻一笑。
然而,笑过之后不得不实话实说,这离赛车太远了。如果我想看娱乐节目,何不看《康熙来了》?何不看《中国好声音》?虽说,有骂名也是名,但赛车的重要目标人群是什么?是车厂相关人士,是参赛豪门贵族,是观赛社会精英,至少也是准车一族,有车一族或换车一族。他们有一定的教育背景及职业文化,虽然也有玩手机,想看更多娱乐化的赛车资讯,但他们归根结底是对车有兴趣,对速度有情感。因此,我们做赛车传播,的确是想得到大众对赛车的情感,但这个大众人群,起码首先对车有兴趣吧。
低俗与娱乐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赛车娱乐化的确是赛车推广的必走之路,但这个是“锦上添花”的“花”,而专业的赛车理念,以及得到从业相关人员的认可,才是必要条件的“锦”,是赛车推广必须要达到的基础。试问,锦没有织好而添插了很多花,那花岂不极易被风给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