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专业车志微博
关注玩车刚哥抖音号
关注视频号
 首页 > 中国赛事 > 正文
拥抱互联网? Embrace The Internet?
作者:植仲颜   摄影:   来源:   发布日期:2016-04-05   点击数:2367

每年年初,我笔者和同事们都多次开编辑会,也会到北上广的各大车队基地作赛前拜访,其中一个重大的议题就是,今年的推广方向是什么?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但大家都喜欢跟风地说一句:“拥抱互联网。”这过程中也有人出主意说:“标题党、段子手!”

 
信息世界跑得太快,文化快餐吃得太多,这些要素的重要性相信没有人不知道。那是不是这样就能一帆风顺了呢?我笔者想说说一位兄长进入外语学院工作的历程,。这位兄长的学术背景并非外语专业,但当时,非专业出身的他凭借一口流利的英语面试,拿到了这份工作。过了五年后,我问他,职业发展得如何。他说:“虽然我英语也过了六级,但在外语学院这样专业性如此高的单位里,之前侃侃而谈的信心很快消逝,没有深厚的语言知识背景,在深入工作的过程中自然会虚怯,后劲不足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这好比在赛车这个如此专业的领域里,太容易开始的东西实在太让人没有安全感了,分分钟都在担心,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坏掉!
 
因此,加入我们笔者的团队们有一个要求,:在通过大大小小的赛事报道积累的基础上,去拥抱互联网!所以,对我们杂志来说,我们从来都没有担心过平面出品江河日落之情景会出现在我们身上。因为我们杂志沉淀的内容,是我们网站及手上打理的七、八个赛车公众号的强力后盾。我们只需要一个拥有互联网思维的团队,把这些内容更有趣地呈现到快速阅读的世界里。
 
一个人开口就来句流利美语:“Yo man, how`r u going?”并不说明他背景有多深厚;一辆赛车,既要拥有一颗输出力强劲的发动机,也需要离合器、波箱、半轴、刹车等等去支援它的性能,不然,没有完赛它就到极限了;一个团队,有向前冲的人,就也要有人随时在旁边查漏补缺,更要有人在他冲之前作出思考与决定;赛车的推广,要有更多的噱头把人吸引进入进人,但更重要的是,要有更多的内涵把人留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