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开赛的2013年U.I.M. 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柳州大奖赛,不仅仅是2013年赛季的分水岭赛站,而且也是自1981年来U.I.M. 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三十多年来的第250个大奖赛。
在这三十多年中,U.I.M. 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已经在五大洲的32个不同国家举办,已经有来自37个国家的189位选手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参加了这项充满挑战和刺激的大赛,并且有12位经验丰富、技能超群的冠军从中诞生。
回顾这段比赛历史,究竟谁对这项赛事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这并不是个容易回答的问题。
总有一些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总被我们时时提起,比如赛手:雷纳托·莫利纳里(Renato Molinari )、比尔·西博尔德(Bill Seebold)和斯科特·吉尔曼(Scott Gillman)。与这些传奇赛手一起入驻“名人堂”的还有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的发起者与推广人,赛格弗里德·博尔特(Siegfried Boettle)、查理·斯特朗(Charlie Strang)、赛斯·范·瓦尔登(Cees Van der Velden)和大卫·帕金森(David Parkinson),他们筚路蓝缕为这项赛事勾勒出美好蓝图。
然而,随历史浮现的远远不止这些。
摩托艇比赛历史可以追溯到1903年。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包括F1摩托艇在内的摩托艇从平底艇逐渐转化为双体V型底艇。
以六小时耐力赛来决定冠军桂冠的日子远去了。和那一起远去的还有位于佛罗里达的赛艇秘密测试水域,更不用说欧洲24小时不间断马拉松式比赛,期间无论赛手和赛艇发生什么样的突发状况,马拉松式比赛都不会中止。
八十年代450马力V-8动力配备时值2万美金引擎的大型赛艇也早淡出我们视野。为达到最大时速,早期赛艇艇身更长而窄,赛手们彼时争夺的赛场还只有两个弯道。今天的轻型摩托艇和早期大型赛艇相比,犹如欧洲战斗机比之于空中巨无霸空客A380。
当我们在庆祝第250个大奖赛赛站时,今天的赛艇已经更短、更宽、更轻。相比用非洲重量轻、易变形的非洲木料制作的早期赛艇,现在采用碳纤维材料制造的赛艇安全性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得益于诸多科技研究和发明,赛手们坐在“安全舱”中能够更从容面对赛场上可能遇到的不测。
U.I.M. 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的第四个十年将是一个不同的时代,F1摩托艇已经成为一项现代时髦运动。但是,和前辈们相比赛手们在这项赛事中奋勇拼搏、争夺世界第一,将速度的追求发挥到极致的渴望从未改变。
我们向189位来自不同国家的赛手致敬,他们投身于这项世界最具挑战性的水上赛事并让U.I.M. 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变得不断伟大。
2013年U.I.M. 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第250个赛站——柳州大奖赛将会是一次令人振奋并载入重要比赛史册的大奖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