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赛车的世界里,我不应该讨论“慢”,多少人为了梦想而投入这个高科技的运动,也曾目睹车手为了提升半秒而绞尽脑汁茶饭不思,因为,快才是我们永恒的话题。如在上海的F1国际赛道,方程式赛车可以以时速最高330公里通过大直道;如F1里迈凯轮可以用2.3秒就完成一个换胎过程;如澳门文华东方弯里,以时速250公里疾驰而过……
一位女同事至今无法平复自己的心情,因为就在二十分钟前,我们还在谈笑,我们还将他的影像拍下来,一切在杂乱无章中找到比赛的节奏,正准备一年只有一次的冲刺……我记得以前有一段时间总是沉湎在回忆里,后有好友相劝,这不过是你怀念亲人的一种方式,不是你的生活。人的每一个阶段,都会遇上不同的人,人生如戏,是有剧本的,结局也是当中的一部分。身处此景,更该活在当下,脚踏实地,坚定前行。
回到比赛里,以前有人说我们的CTCC车太慢,“千六太慢,在赛道上时速甚至比原型车还慢;两千不快,只是正常时速。你要观众怎么能接受这就是赛车?”这是2010年一次赛后新闻发布会一位车手的原话。后来,CTCC快起来了,2011年和WTCC的差距顿然缩小,如今,我们的超级量产车与WTCC中游赛车是可以竞争的。假如规则再放开点,相信可以继续再向前。但是,我还是觉得“慢”自有慢的精彩:之所以慢,是因为我们的规则限定了每台赛车的改装程度,不会有哪支车队或者哪个车手敢说自己拥有绝对的优势。大家在差不多的条件下力拼,拼的就不是车,而是人——每个人的技术、反应能力、承压力。当然,在我理解里这并不是鼓励大家比慢,所谓均衡法则,就是在鼓励快的方向上,又不要因为走得太快而让其他人望尘莫及,使得比赛失去了竞争的精彩。
在澳门,有一个晚上,我们与孙超、何晓乐、叶勇等友人一起晚饭后各自回酒店,这天晚上澳门滂沱大雨。这使得的士拥有量本来就少的澳门更是遍寻不着空车,大家在大雨中等待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无奈下,我们步行至公车站,很快我们就等到了公车,大家陆续在不同的车站下车,回到自己的酒店。经过总结,我们发现在大赛车期间,澳门最便利的交通工具无疑是穿梭巴士与公车。其实公车没什么不好的,大家都在排队:有些人插队,所以他可能比你先走;有些人自己本身就自驾车,他抵达目的也当然会比你快;有些人等待太久而等不下去了,他就走了另外一条路;然而,有些人坚信,公车虽然慢,但一定会送我抵达终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