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第五届中国赛车风云榜评选揭晓,云南东川借助举办泥石流越野赛,推进城市转型,促进当地民生、经济、旅游发展,摘得了大会设立的“赛事经济成就奖”。在中国赛车寻找商业驱动力的今天,云南东川给了业界很多启示。
东川史称“天南铜都”,开采铜的历史已经有2000多年,然而城市结构单一,矿产资源日益枯竭却严重限制了城市的发展,为了探索一条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之路,2004年,云南省确定东川为再就业特区。也就是这一年,东川人利用世界上唯一的泥石流赛道,举办了首届东川泥石流越野赛。
车手喜欢“泥石流”,因为泥石流赛道的地形每年都会改变。正是因为这种不可重复性,越来越多的越野高手加入到东川泥石流车赛的竞争中。2005年,东川被中国汽车联合会授予“中国泥石流汽车越野赛道”称号;2007年,赛事已经从地方级晋升为全国四驱拉力锦标赛的一站;2010年,因为大旱、大雨天气的影响,全国越野系列赛东川站暨中国东川泥石流越野赛一波三折,终于7月2日-7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激情上演。虽然这一时期的主题还是世界杯,虽然没有了总冠名商,但是29支车队、90辆赛车悉数到场,各种赞助商蜂拥而至,总数超过100家,成为国内赛事之最……7年的时间,东川泥石流越野赛已经成为一项参赛选手最多、规模最大,赞助商最多的国内顶级赛事,“谁的车技高,东川见分晓”已经成为国内越野圈内最流行的说法,而东川还有更高的目标,就是把泥石流越野赛打造成国际性赛事。
东川这条“永不重复的赛道”,为越野勇士们提供了一展车技的舞台,也为城市自身开辟了一条经济转型之路。
因为赛事基本都在五一期间举办,赛事的不断升级率先带动了当地旅游的发展,从当地旅游部门的统计数据来看,历年“五一”黄金周到东川来的人数分别为:2004年1.5万人、2007年达到9.5万人,2009年车赛期间的旅游收入超过9000万元,2010年在云南大旱的情况下,依然吸引了诸多游客的目光,而旅游人数的增加进一步提升了东川的城市旅游接待能力,各种农家乐,接待中心相应而生。当然,老百姓也从中得到了实惠,“2004年我的工资才1400元,如今已经翻翻,车子有了,房子也买了3套。”东川某运输公司的司机在切身感受了车赛对于自己生活所带来的变化,“乡亲们已经不仅限于种地刨食,也开始在城边的红土地景区办农家乐,开旅馆,每年的收入都有7、8万元。”而当地的体育赛事,民间风俗演出也伴随着车赛的举行进入人们的视野,东川区区长王冰就表示,“东川正在处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关键阶段,办好泥石流汽车越野赛对于东川向旅游型城市转变具有重要的作用。
的确,泥石流车赛不久成了东川的城市名片,而且正在成长为东川城市转型中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年的“天南铜都”在2009年成为国务院第二批公布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而在这之前,东川已经通过“一灰一红”(“一红”即实施以红土地摄影基地为主的“东川地画”开发项目,“一灰”即实施中国汽车、摩托车越野主题公园项目)的战略开始拉动当地旅游、餐饮、交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以年均20%的增速发展。“赛事搭台,经济唱戏”,在资源面临枯竭之际,东川泥石流越野赛的举办也为拉动当地的民生做出了积极贡献。
东川的泥石流车赛能有今天的成绩自然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2010年的比赛先是因为百年不遇的大旱为赛事组织带来了很多困难,致使比赛从5月份延迟到7月份,之后进入雨季,去年年底准备的300多公里赛道又被毁于一旦,在这种情况下,东川区政府集中了很多精力、物力和财力解决了各种困难,让车手和观众不虚此行。正是在这种有规范、有服务的组织下,在当地政府与中国汽车联合会的机密配合下,这项赛事正在不断向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发展,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很好地借鉴。
为此,东川区副区长马俊曾感慨地说“在中国汽车运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东川功不可没:在东川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中国汽车运动助推他阔步前行。”
<!-- publish_helper_end --><!-- 高清图推荐 开始 -->